简体 | 繁体 

首页
国际 外侨 文旅 财经 人物 视频 寻根系列 走进系列 对话系列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栏与观点 > 当“新农村”遭遇“工业园”

专栏与观点

当“新农村”遭遇“工业园”

来源:乐川   发布时间: 2019-04-16 11:57:35   


      当两种名称迥异的社会功能区域相互遭遇时,作为新农民的你可能很难读懂这些在固定地域上的企业社区。而引发这场遭遇的终极原因主要是土地、环境和水。

      按照当下政府对“新农村”的范畴来理解,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而“工业园”则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本来应该是两个互补的社会区域,但是在土地、环境和水的影响下它们只能是针尖抑或麦芒。于是乎一连串的关于拆迁补偿,占地经营,农民进城,环境污染,就业难题,暴力事件,教育滞后等问题逐渐凸显。如此,政府在这些问题上只能被围攻和谩骂。

      要解决这种“遭遇”问题,政府的发展思路就需要改变。如今的“新农村”与“工业园”亦如90年代的“退休金双轨制”,政府的这杆秤需要拿平,不能说“新农村”不如“工业园”好,也不能说“工业园”比不上“新农村”。如果有失公平,那么政府在针尖与麦芒的“遭遇”中只能是进一步的被围攻和谩骂。所以,政府在发展“新农村”的时候需要考虑“工业园”的规划和建设,同理在“工业园”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思考“新农村”的建设。集中要解决的是土地、环境和水的矛盾问题。

      建设“新农村”尤其要加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及法律监督作用,坚持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避免打着新农村建设的旗号,侵犯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破坏土地资源以及矿产资源。依托旧村落的现有规模进行改造,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的发展模式,加大农村基础产业的改革发展力度。禁止农用土地的建设用地开发,实施社区高层化住宅建设,整合资源,发展城市社区化管理模式。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路线,保护好生态环境。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利用新农村建设政策,破坏土地资源,大搞房地产开发的政府部门和其他人员,坚决给以严厉的打击。确保党的农村经济改革路线顺利的进行下去。

      工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工业的规模化生产,使地球的有限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生态经济的不断发展则要求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于是,人们开始对现行的工业体系产生了质疑,是否可以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工业生态系统在其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减少废物的产量。早在1990年,Frosch在英国工程师协会的报告会中对工业生态系统提出了新的见解,“工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物生态系统概念之间的类比不一定完美无缺,但如果工业体系模仿生物界的运行规则,人类将受益无穷”。现代工业园区及各类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更加注重整体的环境景观及企业形象展示,这既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需求,也是城市发展对工业园区的必然要求。

      而“工业园”的建设也必须要合理的制度,适宜的环境。这里所说的“工业园”则是“生态工业园”。即在最小化参与企业的环境影响的同时提高其经济效益。利用工业生态学及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和思想来规划和运行的工业园区。它不仅强调园区内的各成员内部实现清洁生产、减少废物源,同时强调成员之间的联系、合作和参与,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流形成各成员相互受益的网络,使园区对外界的废物排放趋于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共进。

      这类方法包括通过对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园区企业的绿色设计、清洁生产、污染预防、能源有效使用及企业内部合作。生态工业园也要为附近的社区寻求利益以确保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积极的。而“新农村”也要为生态工业园做好互补互助的准备。如此,“遭遇”不再,“互助”永生!


 

<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图说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理事单位 | 联系方式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800998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1115号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582号

中国传媒社 版权所有 网站运营:北京龙纹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9-2021 China Media Agenc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