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首页
国际 外侨 文旅 财经 人物 视频 寻根系列 走进系列 对话系列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栏与观点 > 香港人的烂英文

专栏与观点

香港人的烂英文

来源:亚洲周刊   发布时间: 2019-05-24 23:57:04   


看香港的电视剧,听到饰演警队高层的女演员对下属喝道:「This is order」。由于名词(noun)前面没有冠词(article),这句话的意思变成「这是秩序」而不是警匪片和剧集那句耳熟能详的「这是(必须服从的)命令」(This is an order)。


这就是香港,只要张开眼睛和竖起耳朵,自会发现破烂的英文无处不在。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请教的不是语言学家,而是犯罪学家。


美国犯罪学家凯林(George Kelling)上週离世。凯林与社会学家威尔逊(James Wilson)一九八二年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发表一篇七千字文章,提出「破窗效应理论」(broken windows theory),彻底改变全球执法部门看待罪案的态度。


他们引用史丹福大学的一项实验,指如果有人打烂建筑物窗户的玻璃,而窗户没有及时维修,看见的人便会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会给人无政府的感觉。在这种公众对破坏法纪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气氛中,犯罪就会滋生和壮大,由偏差变成常态。对执法部门,这个理论最大的政策含义,是要将界定违反社会规范的偏差行为的标准降低(define deviance down),并集中资源和警力打击,目的是製造政府绝不纵容犯罪的普遍印象


香港人写和说的英文越来越乱七八糟、不堪入耳和入目,例子俯拾皆是。立法会秘书长陈维安早前向记者交代「逃犯条例」争议,费尽力气所说的几句简单英文便错漏百出。


从「破窗效应」的角度看,这跟整个社会——政府、传媒以及大多数英文内容提供者给予烂英文「暗示性的纵容」大有关係。道理很简单:在一尘不染的地方,人不好意思抛垃圾。倘若垃圾随处可见,他们就会习惯成自然地乱抛垃圾,并丝毫不觉羞愧。


当然,大前提是我们要知道何谓垃圾。举个例,特首林郑月娥在去年的施政报告与市民分享她的管治经验,英文版《前言》(Foreword)第三、四和五段的开首分别是「My another realization is」、「My third realization is」和「My last realization is」。这样初中生水平的英文出现在政治领袖全年公开发表的最重要文件,是贻笑大方。


香港人长期、广泛地使用英语,但英语的基本能力不进反退。我们自诩为国际都会,但对英文这通用语言(lingua franca)的掌握却力不从心。显而易见的文法错误如影随形地出现于香港人使用的英文,早已造成「破窗效应」,削弱香港的国际城市地位和竞争力。■



作者:林沛理,评论家,曾任牛津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现为智库及顾问公司负责人。






 

<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图说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理事单位 | 联系方式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800998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1115号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582号

中国传媒社 版权所有 网站运营:北京龙纹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9-2021 China Media Agenc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