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原创组作品
作者丨天使不投资人
上周日理发时,身边一位烫头的大妈与理发店老板就国计民生问题交换了不少意见。其中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马云又做好事儿了,有一个保险,你只要交一毛钱,就可以赔三十万!
中国的金融创新有个潜规则:当大妈开始讨论某款具体产品,行业的春天就过去了。10月16日刚刚上线的“相互保”,意味着互助保险在中国不再是“小打小闹”了。
相互保:我只是个孩子
进入“相互保”页面即可看到,相互保目前有超过1000万人投保,远远超过了规则中产品中止的下限330万人。考虑到相互保上线仅仅一周,其轰动效应在中国互联网保险圈子,可谓空前。
以支付宝的影响力,一周拿下1000万用户固然可喜,但远未达到这款超级app的“全力”——因为相互保的上线实在是异常低调:没有花哨的弹窗,也没有为之专门更新一个版本。如果用户未参与产品上线两周前的预约活动,甚至需要在App内手动搜索“相互保”字样,才容易找到其较深的入口。可见,相互保并非支付宝急于推广的产品,甚至有些“藏着掖着”。
虽然有不少自媒体第一时间以“良心”“超值”“年轻人的第一份保险”等概念盛赞,但反弹声浪也接踵而至:
-
有人将其与现存的部分传统保险产品对比,判断相互保即便保费如官方推算般保费低廉(第一年1、200元左右),也算不得“高性价比”;
-
有人指责其一刀切收费方式不像传统健康类保险产品般“年龄越低越便宜”,对年轻人不公平;
-
有人点出其赔付额度在用户39岁后大打折扣(从30万降低到10万),59岁后更是自动失效,几乎完美错过用户发病最多、最缺钱的老年岁月;
-
有人指责其文案花哨、诱导性强,可能导致购买者盲目依赖这款补充性质的保险产品,忽视购买高保额、大范围的传统保险的重要性;
-
更有人依据其出险时收缴10%管理费的策略,指出这是一款“出险越多赚得越多”的产品,怀疑其理赔标准无下限可言,潜藏巨大风险……
所以从近几天的舆论风向来看,相互保团队的谨慎的确有先见之明。
一些质疑固然来自传统保险业的警惕和敌视,另一些质疑也是专业且有根据的。有支付宝的巨大影响力做支撑,现阶段宣传文案又相对简单粗暴,相互保这个“小体格子”被有意无意地包装得过于雄伟,乃至寄托了不少用户对“健康保险”的全部期望。
正式上线一周后,产品团队自己也意识到了舆论有些失控。于是,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总经理尹铭在10月24日特地做出了一些解释,澄清了如下四个重要问题:
-
关于管理费:相互保在系统建设、运营服务、风险管理、人力配置等方面前期需要不小的投入,会按赔付金额收取10%的管理费,在一段时间内尚不能覆盖成本,未来随着运营效率的不断提高,相互保逐步进入稳定运营期,期待能够略有盈余,将会通过提供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多种方式,回馈成员。
-
关于理赔:信美相互总精算师曾卓表示,理赔审核会严格执行,也接受大家监督。提倡信任与互助,不可能为了管理费而滥赔,(否则)用户也会因为分摊费用过高、失去信任而流失,有违初衷,反而影响了相互保的可持续运行。
-
关于保费多少:保费规模不是目标,也不是KPI。相互保0费用加入,出现理赔后再分摊付费,保费按赔付实际发生情况收取。
-
关于能否替代传统保险:“相互保”跟传统的大病保险绝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一种补充和前期用户教育的过程。希望可以通过“相互保”这种更有体感的方式,培养用户的健康保障意识,推动整个中国的保险用户教育。
既然官方自己都明确了相互保的性质,也不必再多争论这产品好是不好、有用无用了。结论:相互保是传统保险的补充,不可作为传统保险的替代。
幻想“交1毛钱就够了”或者“给爸妈买相互保尽孝”者,还是早点认清现实为好。
相互保险为什么吸引了你?
对很多非互联网、非金融从业者而言,相互保可能是他们听说并接触的第一款国内相互保险产品。与日常被保险公司和银行推销的传统保险相比,相互保险有以下诸多看得到的优点:
-
保费低廉。与一年保费动辄几千、上万的两全险(各大保险公司最喜欢推销)相比,一年几百乃至几十的相互保险对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确实太有吸引力了。
-
购买便利。不用听代理人叨叨半个小时,不用反复确认,不用签七八份合同,只要在app上点点点就能买到。
-
信息透明。面对传统保险产品二两重的一本合同,非金融专业的用户难免犯嘀咕,担心一不留神就被保险公司坑了。与之相比,app上清晰可见的保险条款总让人觉得无比安心。
-
情怀加分。购买传统保险时,用户面对的是财大气粗的保险公司,而在相互保险中,和用户站在一起的都是跟自己一样的普通人——all for one,one for all,既有保障,又有慈善。我就亲眼见过不止一位网友高呼“这才是理想的保险形式嘛!”
与其说这是“新生儿”产品的优点,不如说是击中了传统保险的“痛点”。你得承认,以相互保、水滴互助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产品确实有着很强的进步性。
但“初生之物总是不美的”,现阶段的相互保险产品暴露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有的限于资本、政策、环境,有的则确实与产品设计有关。
20元与30万不可得兼,舍有用而取便宜者也
拿相互保最严重的“bug”——39岁后少赔,59岁后不赔——来说,这意味着该产品颠覆了个人健康类保险产品设计的传统理念,将赔付局限于发病率较低的青年时代,不仅在缴费上成为“年轻人的保险”,在赔付上同样成为“年轻人的自嗨”。
比相互保做得更绝的是水滴互助的“中青年抗癌互助计划”(这不是保险产品)。在这一互助计划中,18~50周岁的参与者每年付出也就20元左右,能够在患癌时获得最高30万元的赔偿。
当然,保险宣传页不会告诉你的是,不考虑基因问题,与癌症发病率最为正相关的因素是年龄,没有之一。多数癌症的平均发病年龄都在50岁以上,而真进入这个危险时期,对不起,中青年计划也就跟你没啥关系了。
水滴互助倒是也为老年人提供了相应计划,但赔付额度比起中青年缩水严重:61岁以下仅为10万,61岁以上更是只剩2万,聊胜于无了。比起相互保“39岁后少赔,59岁后不赔”,水滴互助虽然不是保险产品,逻辑多少还更清晰些:起码把50岁上下的产品区分开了。
谁都不是傻子,保险公司和互助发起者自然更不是。高发病需要高保费做支持,而低保费必然伴随低赔付期望。幻想用极低的保费去博极高的赔付,思维方式几与购买福利彩票无异。
水滴互助和相互保都有一定的“慈善”性质,和福利彩票同样吻合。所以,购买类似产品的同学,如果真的没有其他商业险做后盾,将老年健康储备全押在互助计划上,以后就别再嘲笑彩票是“智商税”了吧。
与其说相互保这样的产品打的是“金融牌”,不如说他们是“认知经济”的一部分。虽然条款里明确写着现有的缺陷和不足,但年轻消费者一来较为短视,看见“30万”牢记心中,看见“39岁”“59岁”则觉得离自己还远;二来封面文案报喜不报忧,客观上也是个“先入为主”的印象。
保险业是个已有数百年历史、高度成熟的行业,这些看似“投入一点,保障一切”、利用消费者“认知缺陷”的产品与“创新”,在金融人士看来意义实在有限——阳关大道都铺平了,你们再摸着石头过河,能有多大价值?
也有不少专业人士提出“50多岁参与相互保未尝不可”,但考虑到支付宝的覆盖范围和用户的新知渠道、尝鲜意愿,相互保的主要参与者大多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那么这个产品的意义就更像是“多数年轻人抬少数中老年”,更偏向于慈善了。
当然,等这批年轻人都过了50岁,保费是不是还能如预期的那样“一年一两百”,就不好说了。
跳进“期限错配陷阱”的正确姿势
有段子手说,年轻人有欲望、有时间、没钱;中年人有欲望、有钱、没时间;老年人有钱、有时间、没欲望,感慨人生多艰。但实际上,如果将“健康”和“求生”也算作欲望,这一欲望贯穿多数人终生。
多数非“成功人士”这辈子总是缺钱:年轻人缺钱因为收入能力差,中年人缺钱因为责任义务重。至于老人,他们的收入能力往往更差,而在那些个人医疗支出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健康支出成为了老年人最大的财务压力。
传统保险产品的逻辑,可参考《伊索寓言》中蚂蚁和促织的故事:蚂蚁在大好春光放弃玩耍辛勤劳作,冬天有食物吃;促织浪了一年,冬天饿死。年轻人并不比老年人更有钱,传统保险是在鼓励年轻人牺牲一部分玩乐、享受性质的消费,为老年后自己的“求生欲”埋单。
商业健康险确实令没那么富裕的年轻人感到肉痛。正如英剧《神秘博士》(Doctor Who)讲到的桥段:博士意外遇到了“40年后的伴侣”。想要拯救本来的伴侣,就必须要牺牲掉这位老人。老人得知后大怒:你居然要牺牲掉现在的我救年轻的我?
这种“打破时间单向性”的时光机故事不是空想,而是有现实基础。如今,“不为以后花钱”成为年轻人实实在在崇尚的的理念——“老年的我向年轻的我借钱,我才不借呢!”
如果这种理念持续到老,大概率掉进“期限错配”的陷阱。
“期限错配”可以理解为:有钱的时候没看见风险,风险暴露的时候没钱。用在保险上道理是相通的:病了急需用钱而又没钱(没保障),就是期限错配。
那么,踏入“期限错配”的陷阱会有何后果?
其实传统保险的意义就在于,即便不考虑自己,也要考虑家人;牺牲个人享乐,给全家兜底儿,让人将老年健康风险分担到年轻(有钱)的时候。就像年轻人抗拒保险,一些老年人也抗拒体检。如果子女劝说“到时候你病了就后悔了”,一些老年人甚至会说:我病了也不治,到时候一头撞死。
这与许多年轻人“我也不考虑养老,老了我就自杀”的奇葩言论何其相似!听上去有股“我的人生我负责”的潇洒劲儿,实际上却是万分短视。且不说此等好汉真的“守诺”自杀、不给家人添麻烦的能有几个,假如染上丧失神志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恶疾,想自杀而不成,所有负担还不都是家人埋单?
需要注意的是,如相互保和水滴互助这样的设计,其“期限错配”并不局限于赔付层面,也发生在缴费层面。如果“年轻人的第一份商业保险”给他们打下先入为主的概念,让他们相信“只要互助即可保险”而丧失“健康储备”的常识,就会发生集体而非个人的“期限错配”,或者说是互助的期限错配。
请试着想象这样的画面:一群高龄会员不断支付高昂保费(别说每年300、3000了,30000都不是不可能)给彼此作保障,同时因为保费支出过高愈发依赖他人。有人说怎么可能,不是还有年轻人参与进来么,年轻人不是能拉低发病率么——呵呵,到时候的年轻人会有新的互助计划,谁特么会来这有几千万老头儿、每天保费疯涨的老计划接盘?
而当会员人数最终降至约定下限——330万之后,保险计划依照约定终止。届时,尚未获赔者如果年轻还好说,如果是个已经支出过高额保费的老头老太,真可谓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如果说储蓄险潜在的通胀、贬值风险只是“可能”,相互保险和互助计划这种“老头老太比例越来越高”的风险则是必然。今日相互保险类产品的设计者们,是想好了怎么解决几十年后的问题,还是一开始就打算“江山代有新保险,谁不年轻30年”,大概并不难判断。
目前看来,几款互助产品不管是不是保监会挂牌的保险,基本都于事无补。而这些互助产品竟然都出自金融人之手,我们不得不发问:常识安在?至于那些一边琢磨着少缴、不缴社保,一边加入互助计划口称“我为人人”者是何居心,更要打个问号了。
警惕那些不靠谱的金融创新
互联网保险并非一无是处。即便是传统保险公司,也越来越重视大数据、人工智能乃至基因检测等新兴技术对保险业升级的巨大意义。所以再给腾讯、阿里几年时间,他们未必拿不出像话的保险产品,甚至不排除“完爆”传统保险的可能。
有需求的消费者大可等待、观望,总会有一款不错的产品能够满足你——前提是你具备分辨的能力。
互相保险只是诸多尚存瑕疵的金融产品之一而已,不完美,但总比没有任何保险强。但另外一些危险的金融产品,比如不断崩盘的P2P,则最好完全避开。这里我们不妨“授人以渔”,聊聊非专业人士如何鉴别“不靠谱的金融创新”。
判断金融产品的优劣没有固定标准(毕竟要跟同类产品比较),但哪些产品不行或不好,则并不难确认。即便你完全不懂“期限错配”这类概念,采用一些通俗的辨识手段,同样有法子“抓虫”。这些法子教给年迈的父母,他们一样可以掌握。
在所有具体的鉴别方法之前,要先明确一个概念:万事有风险,赚钱需谨慎。
常人的风险的标杆是:定存。
别一谈理财就搬出“跑赢通胀”之类的概念来,毕竟“通胀”是常态,“跑赢通胀”才是异常,想跑赢通胀必然有代价,这代价在正规产品里体现为风险(即便“看上去”很低),不正规的……那就是骗子了。
简单来说,当你有了赚钱的心,即便你没去碰股票、P2P、虚拟币这些“看上去就高风险”的玩意儿,而是主要碰银行理财、货币基金、乃至储蓄型保险,你也要明白:自己面临的已经是远高于常人的风险了。
靠谱指标一:大公司背书
购买产品,先看公司。一款好的产品高概率出自大企业之手,比如互联网产品还是认准阿里、腾讯为好——有大公司信誉背书,或许略有不足,故意坑人是不太可能的。
而那些“虽然我没听说过但好像很厉害”的公司,就要留个神儿了。别只记得好像很厉害,要先想“你这么厉害我咋不知道啊”。最好是只要自己没听说过就完全不考虑,如果产品看上去实在诱人,那也一定要在网上查查,以及跟熟人打听打听。
如果压根儿没人听过,媒体报道也少之又少,是骗子没跑儿了。
靠谱指标二:不玩花哨营销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如果一个产品把钱都花在推广上,今天送你俩鸡蛋,明天送你一镯子(大爷大妈最常中招),就要直接发问:我不要这鸡蛋镯子,你给我折合成钱好不好?
当然啦,要这些花哨营销的烂玩意儿给你钱,想得美。
送礼拉客这事儿放银行身上,是绝对的违规行为。四年前曾经顶风作案、疯狂送礼的某民营银行,当年业绩红火吹上了天,如今再看股价,原形毕露。
其实拉客成本也不限于送礼。垃圾产品的销售常用三个手段“炫富”:一是送礼,二是秀领导合影,三是把客户带到金碧辉煌的办公地点。
同样逻辑即可破解:找领导买合影,租豪华办公室,钱肯定没用在正地儿。
靠谱指标三:你没那么幸运
收益显著高于定存的产品分为两种:你知道他在做什么,你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你不知道他在做什么?那就可以统一理解为非法生意。参与其中,就不光是收益和风险的问题了,很有可能惹祸上身——比如父母要投一个年化40%的产品,说“你这是把钱借给毒贩啊”就能吓唬他们。
至于那些生意看上去比较清白、但收益率又异常高的产品,就想想为什么是自己遇上这好事儿?项目真能赚钱的话,消息比你灵通、渠道比你广博的大佬早就多吃多占了,普通人是没有机会的。
时刻记住:平民能拿到的产品只是资本一层层筛下来的废渣,不可能有稳定的高收益。如果父母非要投,就问:“银行卖国债咱家抢得到吗?这么好的产品轮得着咱家买?”
靠谱指标四:这事儿说出去丢人不?
很多人在购买不明就里的金融产品时会抱着侥幸心理,有一种偷摸做坏事、闷声占小便宜的感觉。这种时候,只要想想这产品放在《人民日报》上是否不可思议,自己购买这个产品放在人日上丢不丢人,就能避免大部分冲动。
拿现下的相互保来说,“帮助他人,守护自己;一人生病,大家出钱”的文案固然好听,如果在人日上出现《一人生病,大家出钱》,你会想到保险么?会认为是慈善才对吧。
嗯,眼下将相互保理解成慈善,也没什么毛病。